用“中国制造” 挑战跨国企业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09-08-26 |
|
|
作者:长虹电器有限公司ceo倪润峰 最近一段时间,业界讨论w to对国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比较多。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但孤立地去谈机遇和挑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正确制定企业战略 我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于具有一定精密程度的产品制造上;在于制造过程中对应用技术的学习、创新和发展,在于组织管理的学习、创新和发展;在于我们能够力争比我们的国际同行具备更好的产品质量、更高的组织效率、更低的企业成本和更好的本土服务上。
整合企业优势资源 中国家电企业应对w to,实际上就是一次再创业,而这次再创业的目标,无论是自己成为跨国公司,还是与跨国公司分工合作,都是要树立平等对话的比较优势。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就是中国家电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一)以科学的管理提高效率 与当今世界众多的跨国企业相比,中国家电企业的规模实力毕竟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也培养出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从而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当前最值得学习的,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和创新、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以确保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以应用技术的快速创新适应市场 消费类家电产品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我们只有,也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多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在家电产品的大批量制造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制造技术上作出了大量的创新和完善,产品的外观、功能、档次能适应全球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中国家电企业在近期内还应该专注于在应用技术上快速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的重点应该务实,应该重视对自己和别人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系统集成的能力。事实上,这也正是当年日本、韩国家电企业走过的道路,也是一条已经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路。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紧密跟踪国际技术潮流,有选择、有重点地对一些核心技术展开研究。这里面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长虹的精显背投彩电,其核心技术首创中国彩电企业自己独有的知识产权。它是通过与硅谷的高科技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将数字图像处理等前沿技术系统集成后的又一全新产品,它的技术档次、产品质量、工艺外观都不亚于世界同类产品,在性价比上更具竞争力。产品在国际市场是一流的,所以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优势所在!
(三)以严格质量控制提升品牌 产品的高品质体现的是对消费者的尊重,这样企业才会得到消费者的尊重,才会有机会赢得市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制造”的家电产品质量优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客商的认同。例如,长虹去年大批量销往全球市场的高档彩电,没有出现一例质量问题,在客商和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信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
(四)本土化产品服务赢得顾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家电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享受的是世界最好的服务。这一方面是由于家电产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仍然是大件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有这个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的确也归功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各个家电企业为了更好地赢得消费者,在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上主动创新提高到现在,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是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准则。所以,在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这一良好的经营准则也随着中国的家电产品带到了全球各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电企业服务机构正在建立之中。
(五)高素质人才资源保持活力 中国家电业经过20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已经锻炼出了一支数量庞大、具有较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同时,中国的高校今年还将有145万毕业生走出校门,明年以后这个数字将上升到200万以上。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加盟,将使中国家电企业保持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在全球拓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中国本土的人才是不够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全球化是我们未来人才战略的方向。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