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吴仪在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节选)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09-08-26 |
|
|
编者按:1月20日国务委员吴仪、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在我国时间还不算长,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这两年,通过对上海、北京等地的调查了解,各地在流通现代化建设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论是从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流通方式的创新,还是从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多样化需求等方面,都是不错的,应该给予充分地肯定。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流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地区流通现代化应该说只是刚刚起步,不少地区仍存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问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前面的路还很长,还需继续进行积极地探索。 首先应明确,推进流通现代化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流通现代化是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现代化流通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推进流通现代化是引导和促进消费,培育和保护内需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只有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才能适应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的变化,向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引导和扩大消费。 推进流通现代化是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举措。从今年开始,我国既要享受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也必须履行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目前,我们还有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外商投资流通领域仍然是有条件的开放。我们必须打一场时间差的仗,争取在5年内使我们的商业流通有一个大的发展,提高竞争能力,特别要提高流通效率,提高企业效益,以便在过渡期结束后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推进流通现代化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要的治本之策。实践证明,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净化流通环境,还对强化国家税收征管,防止逃税漏税有好处。 其次,对于如何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我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 流通现代化本身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各地决不能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推进流通现代化就是去盖新大楼、新商场。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差别也较大,因此,在整体思路和具体做法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各地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认真做好发展规划,扎扎实实抓好推进工作。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搞行政命令,更不能搞形象工程。现在一些地方出现“物流中心热”的苗头,都想把本地建成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物流中心,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反而有可能延误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 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得龙等大型流通集团,都已经进入我国,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不要说走向世界,在家门口都无法适应竞争。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对如何培育流通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进行了专门研究,各地都要认真研究,加强对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工作的指导,特别是要完善这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率先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切实突出经营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名地在培育大公司、大集团工作中,一定要打破地方保护,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一定要破除“宁作鸡头、不作凤尾”的思想,作不了“龙头”就作“龙身”,哪怕“龙尾”也是“龙”的一部分,可以共享规模效益。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