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管理 > 正文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纪要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于2007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主持,部际联席会议15个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扬通报了2006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和一年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介绍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司介绍了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审议并原则通过了《2007年各部门现代物流工作重点》。欧新黔同志作了总结讲话。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回顾了2006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情况

  会议认为,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也是我国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同比增长24%;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5%下降为18.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一年,我国现代物流业在增长方式和发展内涵上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二是物流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物流市场已全面开放,外资物流企业采取独资、并购等形式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有实力的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三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加速做强做大,主营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四是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五是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产业融合与联动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物流业发展,企业物流观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六是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会议总结了2006年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

  会议认为,一年来,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工作思路,理顺了协调机制,形成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各成员单位根据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二是出台了扩大物流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三是认真落实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四是稳步推进行业基础性工作;五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六是进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七是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八是拓展物流领域国际合作;九是九部门文件的有关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十是进一步完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通过以上工作,2004年九部门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大部分得到落实,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2006年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三、会议专题介绍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和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的情况

  会议认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应抓紧出台,尽早发挥其引导各地方和相关部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单位,在专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稿,之后又采取不同方式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已经列入国务院审批的规划目录,今年将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年内出台。

  会议充分肯定了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的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在物流企业法律界定尚不明确,基层税务机关难以操作的情况下,务实地提出采取试点的方式,稳步推进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密切配合下,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2005年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158家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有两批197家企业开始享受营业税差额交纳的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企业的税负,为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业界的好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国务委员吴仪在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节选) 下一篇:规范国外物流业准入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