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管理 > 正文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技发展研究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一、北京市科技发展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北京市发展面临的众多问题需要科技进步来解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增强科技含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和郊区工业化需要科技推动资源与能源约束的解决,科技是主要着力点之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公共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需要技术体系支撑;奥运场馆建设及奥运后的运营对北京城市管理能力是一次全面检验,其中科技奥运是重点。

  二是北京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成为首都科技发展的一面旗帜。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量服务完善的孵化器吸引众多创业企业入驻;四大创新基地建设高效推进,八个产业化示范工程逐一推进,促进、改善和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继续提升,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地位更加突出。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8亿元(包括高新技术服务业在内),同比增长18%。在科技部提出的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8项重大核心技术方面有7项处于领先地位,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第三代移动通讯、音视频、疫苗、新材料技术等。

  四是原始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成果占据全国首位。2003年北京r&d经费支出达到252.8亿元,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7.0%。北京每年承担大量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2003年北京地区在研国家863计划达到1464项,占全国比重的34.6%;在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642项,占全国比重的35.4%。

  五是院所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场导向型的科技体制不断推进。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的应用型科研院所已经基本完成了企业化转制,成为首都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一支生力军。

  六是北京科技资源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科技活动成为全球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北京科技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还有100多家外地大企业在京进行研发活动。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北京科技活动成为全球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七是北京的科技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不足、院所改革不彻底、科技资源整合程度不高等等。

  二、北京市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定位和目标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强化科技主导地位,扩大科技应用领域,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建设和谐社会。

  发展定位。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亚太地区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科技市场和最活跃的技术交易中心;国内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发展目标。一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北京地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保持7%以上;二是科技产出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科技论文数量、获奖科技成果数量、专利拥有量、专利申请量等重要指标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三是企业初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改革基本完成。企业研发投入占到北京地区研发投入的40%以上,企业初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改制科研院所基本完成向市场化转变;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实现升级。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600亿元,高技术服务业占有65%以上的比重,成为“世界办公室”之一;五是技术交易额保持国内第一。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技术出口额有较大提升;六是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使民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七是实现科技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科技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科技对于首都产业发展、区域进步的作用更加明显;八是市场化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产业发展条件,进一步激发北京科技创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上一篇:“十一五”期间北京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十一五”期间促进北京市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