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管理 > 正文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研究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一、“两轴、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需要细化和微调

  沿“两轴”扩展,聚焦点还在中心城区,既不符合国际大都市扩展的经验,也会造成中心城区更大的交通拥堵,应该“虚化”两轴。“两带”的划分也需细化,西部生态带应包含北部生态涵养区,应调整为横跨北部和西部的“生态发展带”。东部发展带的划分也有可商榷之处,舍弃了昌平区的平原地区及大兴区缺乏依据,应该调整为贯穿昌平平原区、顺义、通州、亦庄、大兴的“新城发展带”。所以,我们建议将“两轴、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微调为“一核、两带、多中心”空间战略,并且应该把该战略放在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战略框架下。

  在这个空间战略框架下,可以把北京市域18个区县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划分为三大功能区:①城市服务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以及具备城市服务核心区部分功能的朝阳、海淀、丰台的一部分,主导功能是发展第三产业。②城市功能拓展区,是首都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展的主要地区,又可细分为四个子区:a北部发展区,包括海淀的一部分,昌平的平原地区,可构造海淀―昌平合作发展环。b东部发展区,包括朝阳的一部分,通州、顺义的全部,可构造朝阳―通州―顺义合作发展环;c南部发展区,包括丰台的一部分,大兴的全部,可构造丰台―大兴合作发展环;d西部发展区,包括石景山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的平原地区,可构造石景山―房山―门头沟合作发展环。③生态涵养区,包括平谷、密云、怀柔、延庆四个区(县)以及昌平、房山、门头沟三个区的浅山和山区部分,是首都生态安全的屏障。

  二、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一)“一主一副多中心”交相辉映

  主中心指城市中心区,副中心指通州新城。其它新城,昌平、房山、石景山―门头沟以教育文化产业为特色,以体现与生态发展带的有机衔接;顺义、大兴、亦庄以现代制造业为特色,承担北京大都市制造业发展的职能;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重点发展与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相关的产业,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展望未来15年的空间发展格局,主中心保持50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550万人左右的城市人口规模;通州副中心达到11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110万左右的城市人口规模;顺义、亦庄二个新城达到70-9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70-90万左右的城市人口规模;昌平、房山、大兴、石景山―门头沟四个新城达到6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60万左右的城市人口规模;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四个新城达到15-35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建设用地、15-35万左右的城市人口规模。最终形成一主一副多中心交相辉映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二)三大功能区互补发展

  城市服务核心区以发展高端第三产业为核心,保持现有550万左右城市人口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城市建设用地不再扩大,要逐步降低旧城区的人口密度,相对提高边缘地区的人口密度;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承担现代制造业的职能,并发展为城市服务核心区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该区是未来北京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地区,也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未来15年左右,该区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100万左右,城市人口达到910万左右;生态涵养区主要承担生态保护和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职能,应该致力于总人口的适度减少和区域人口向新城和中心城镇的相对集中。未来15年左右,该区的总人口控制在150万以内,城镇人口发展到140万左右。最终形成三大功能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三、北京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

  (一)优化城市服务核心区的城市功能

  需要疏解的功能和迁出的产业:居住功能、流通功能、传统制造业功能;部分优质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功能和医疗卫生机构;大型批发市场、仓储式连锁超市和部分大型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北京市行政管理职能。
 

责任编辑:

上一篇:“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利用外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