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摘要)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09-08-26 |
|
|
中国零售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零售业概况 一 、2000年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 (一) 外资零售业明显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二) 国内零售企业开始改变单一的经营方式 (三) 国内零售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四) 连锁业赶超传统百货业 (五) 国内零售企业跨区域经营渐成气候 二 、零售业发展状况 三 、全行业经营水平及赢利状况 四 、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五 、中国零售业市场竞争态势展望
第二章 中国零售业宏观市场环境概况 一 、社会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 二 、居民家庭收入 三 、2000年大型零售商场销售特点 四 、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五 、2001年社会零售消费市场预测
第三章 中国零售业企业经营状况 一 、中国商业零售业百强 (一) 中国零售业百强整体状况 (二) 中国零售业百强地区分布状况 (三) 中国零售业百强业态发展状况 (四) 中国零售业百强零售额增长状况 二 、中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 (一) 2000年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好转的主要原因 (二) 2000年零售业上市公司收益状况 (三) 2000年商业上市公司呈现出的特点 三 、"三资"企业状况 (一) 外商进入中国零售领域的历程 (二) 区域分布
第四章 主要零售业态发展状况 一 、百货商店 (一) 中国百货店发展特点 (二) 中国大型百货商场现状 二 、连锁超级市场 (一) 中国连锁超市业发展特点 (二) 主要经营者 (三) 仓储式商场 三 、专业店 (一) 专业店发展的特点 (二) 主要经营者 四 、便利店 (一) 中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 (二) 主要经营者 五 、其他业态
第五章 wto与中国零售业 一 、中国零售业的开放和改革前景分析 (一) 分销权方面的开放 (二) 电子商务方面 (三) 商业企业的开放 (四) 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行业的对外开放 (五) 其他服务业的开放 二 、中国对零售业开放的一定限制 (一) 开放时间的过渡期 (二) 区域名额限制 (三) 投资比例的限制 三 、加入wto对中国零售行业的影响分析 四 、结语
第六章 电子商务对零售业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 一 、 电子商务的优点及不足 (一) 优势 (二) 不足 二 、世界和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一) 世界电子商务现状 (二) 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三) 商业类上市公司涉足电子商务的情况 (四) 传统商业形式受到的冲击和解决方案 (五)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第七章 主要结论 一 、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零售业改革的对策 三 、中国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及预测 四 、外商涉足中国零售商业领域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1: 相关政策法规目录 附录2: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 附录3: 国内贸易部: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2001年5月8日执行) 附录4: 《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国家经贸委与外经贸部于1999年6月25日联合发布) 2000年度《财富》全球500强零售业排名 2000年度《财富》美国500强零售业排名 美国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 2000年中国主要连锁超市企业基本状况
中国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摘要
2000年不仅是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中国内资零售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并不断成熟的一年。中国零售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虽然传统大型商场所占比重仍较大,但老态却日渐显露,连锁超市、便民店、专卖店、专业店、仓储商店等新商业形态发展势头强劲。 2001年随着国家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实施,商品市场销售获得稳定增长,商业企业效益也有所回升。 从90年代初开始以连锁方式发展超市的热潮在中国兴起,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增长速度则更快。2000年全国连锁超市实现的销售额约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7%。一些大型的连锁超市公司的营业额已超过百货公司名列零售业的首位,连锁超市尤其是大型超市显露出零售业第一主力的气势,连锁超市在近10年中成为中国商业最耀眼的明星。 到目前为止,世界五十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70%进入中国。尽管目前中外零售商都是中国零散型产业结构的一员,实力相近,但外资零售企业凭借其鲜明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在仓储超市领域取得优势,并将在中外零售企业的较量中全面胜出。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