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管理 > 正文
2002年度港口行业分析报告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来源: 江南证券 姜昧军

一.我国港口行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2年,我国港口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亿吨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了现在的26亿,增长了近9倍,我们的外贸吞吐量从去原来的7千万吨,到去年年底达到7亿6吨,增长了11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港口大国。到去年年底我们有7个港口吞吐量突破一亿吨,上海港去年达到了26000吨,进入港口排列的前十名。目前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当中有86%是通过港口来实现的,按照中央经济发展的速度初步预测,仅仅是沿海港要比现在的吞吐量要翻一番。到去年年底,沿海港已经达到16亿8吨,那么到2010年我们将超过30亿吨的吞吐量,到2020年,初步预计可能要突破40亿吨,港口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主要港口示意图






  在我国港口中,尤以上海和深圳两个地区的港口发展最为引人注目,2002年,上海港和深圳港都刷新了记录,在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中的名次分别跃居第四和第六的位置,充分证明了我国集装箱港口的高速发展态势。



2002年国内国际港口吞吐量排名


国际排名 港口 港口
1 香港 上海
2 新加坡 深圳
3 釜山 青岛
4 上海 天津
5 高雄 广州
6 深圳 宁波
7 鹿特丹 厦门
8 洛杉矶 大连
9 汉堡 中山
10 安特卫普 福州

 

上海航运交易所统计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861.3万标准箱,取得了一年净增两个百万箱的骄人“战绩”。台湾高雄港去年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为849.3万标准箱。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去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去年12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3万标准箱,比前年同期猛增45.36%。去年全年完成的861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吞吐量,比前年增长了35.8%,创造了上海港历史最好成绩。至此,上海港超过了高雄港,跃居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名列香港、新加坡、釜山3港之后。今年上海港正在向一千万箱的目标在逼近,有可能突破这个目标。上海是我们国家经济中心、贸易中心以及行业中心,还有一个就是背靠江浙和长江这样一个经济活跃的地区,外贸进出口非常之大,各种适销货物源源不断地通过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其他港口往外周转,随着入世,上海港将来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深圳背靠珠三角经济发展地区,并且比邻香港,这个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2002年,深圳港以吞吐集装箱761万标箱跃居全球第六,并连续6年稳居国内集装箱港口第二。



  综观我国港口业的发展,从1998年,我国港口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下图是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从图上看,我国港口行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二.国民经济长和进出口的持续高速成长是港口行业稳健成长的



  两大动力源泉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稳健的成长,gdp每年以高于7%的速度成长,外贸、投资、消费、工业均增长稳定,特别是大宗货物的运量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得益与对外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在经历了2001年外贸进出口的下滑,我国在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率达到了22%,这样就保证了港口行业业绩的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位,比2002年同期增长42.2%,取得了2003年的开门红,港口行业一季度业绩应该给投资者一个惊喜。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给港口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外贸额货运量和港口行业吞吐量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每万美元外贸货运量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着正比的关系,但是在1985年以前,二者并不是完全的一致,比如每万元外贸货运量在1962年达到高点,而港口吞吐量在1970年达到高点。然后这两个指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到1985年以后,二者就几乎一致了。这个过程就是显示了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目前来看,进出口总额的变动极大的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二者的变动几乎是同步同幅度的,所以我国港口行业受对外进出口总量的影响极为显著,成为我们判断我国港口吞吐量走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交通部发布十二项行业标准 下一篇:中国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摘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