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船航运市场分析及预测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09-08-26 |
|
|
一、油船市场综述 世界原油年运量超过4000万吨的航线有中东到日本、中东到西北欧、中东到北美与地中海及其它地区,还有北非到地中海、加勒比海、西非、北海到北美、东南亚到日本等12条航线。共占世界原油运量的78%以上,尤其是中东至西北欧、地中海、北美、日本、东亚和加勒比海至北美航线约占世界原油海运量的50%以上。
超过20万吨的VLCC及ULCC型油船配在长航线上,基本在中东至美湾、中东至西北欧、中东至远东、中东至红海、地中海至英国海岸等航线上。而12万以上大中型的 SUEZMAX型油船在一些中长航线上,如跨地中海、西非至美湾等。8万至12万载重吨的AFRAMAX船舶一般在各条航经线有些,主要在中东至远东、跨地中海、地中海至美国海岸、英国至美国海岸、加勒比海至美湾、加勒比海至欧洲等航线。成品油船航行于远东至日本、新加坡至日本、远东至印度西岸等航线。
现把中东至远东航线的VLCC船和AFRAMAX船的WS运价指数走势整理如下:
可以看出,两种船型至年底都呈下降态势,VLCC船1998年5月海湾至远东航线WS运价指数升至巅峰,达到85点,直至7月底也还维持在80点以上。而从8月份之后,WS走势总体下滑,由7月底的80点降至8月末的60点,9月中旬曾抵新低47点。船东每天的收入在前两季度还保持稳定,在30000美元以上,5月份曾达到37000美元,而从8月份开始,收益逐步下滑,8月份的日收入降到24000美元,9月份为19000美元,11月底到16000美元,降幅达58%。AFRAMAX船海湾至远东航线WS指数前三季度基本都在100点以上,船东的日收入在15000美元以上,其中5月中旬曾达到133点,日收入达20000美元。而从9月中旬以后便开始下滑,其中,10月份平均指数只有70多点,11月底也只有80多点,日收入在9000美元左右,降幅达50%以上。
二、油船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石油供求市场情况
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低迷,一直是去年全球石油供求的主题。由此导致OPEC和非OPEC石油输出国曾经两度以协议的形联合式削减石油产量,总减产量达每天260万桶,占其石油日产量的9.63%。但有关分析家分析说,产量还有抬头的势头。目前产油国达成的各种减产协议还只停留在纸面上。
受金融危机影响,亚洲国家石油需求量的锐减,韩国和日本的进口量急剧下滑,日本去年前3个季度有8个月原油进口连续出现下滑。亚洲有100万桶的炼油能力退出炼油市场。从目前形势看来,亚洲需求量减弱的局面还需持续更长时间,壳牌公司已决定削减其在新加坡一半的炼油能力。还有些传闻称,在这个亚洲最大的炼油中心,今后两年将只有60%的炼油能力付诸运行。
而美国将继续成为油船的主要需求者。美国石油海运进口量上升6%,而从中东的进口量将上升13%。欧洲预计去年的6%的炼油递增量也将进一步促进其对油船的需求。
(二)油船市场情况
1.原油船市场
本质上,原油源源不断地流入主要消费国的库存油库里,一直维持着油船市场尤其是VLCC的坚挺态势。而随着联合减产行动的实施,石油供给量逐步地在减少。同时,油价下跌促使石油消费国增加对原油的需求,也使其原油库存量逐步达到了创历史水平。原油市场供需正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随着库存量的逐渐缓解,各石油消费国的进口量也在下滑,从而导致地油船需求量的进一步下滑。
世界油价急剧下滑,下跌幅度达40%。去年5月的供需差量达到400万桶,而海湾至远东的VCLL运价指数也达到为81点。目前,高库存量正逐渐得到缓减,美国、日本、欧共体和的挪威的原油库存量每天以66万桶的速度下降。尤其美国下降幅度为3%。同时,美国的进口量也在下滑,每天降到750万桶。这一现象对费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32万载重吨的原油船在美湾卸货,运费为WS41,与5月份的WS66形成鲜明对比。到远东的25万载重吨原油船运价为WS49,与5月份的WS81形成鲜明对比。如果1999年原油库存量不会有明显下降,油船市场前景还不很乐观。所以,对于油和油船市场的关系来讲,两者并非呈同向发展。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