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13-08-07 |
|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成为除生产、销售外的“第三方利润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少专家视其为“现代经济的火车头”。临海是台州的交通枢纽城市,是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实体经济为主、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有助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一、临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1.日渐凸显的区位优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临海与台州五个县(市、区)接壤,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传统的公路运输正向公、铁、水联运方向发展。全市公路里程2128.6公里,其中有高速公路84.6公里,一级公路61.4公里,二级公路328.1公里,公路密度98.0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临江河码头15座,浙江头门港将于2014年开港。东部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以江南物流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物流基地正在形成。 2.不断壮大的行业规模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至目前,全市货运车辆总量6341辆,货运量计32220吨。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物流信息化亦趋推进之中。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群体。 1)以江南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企业,突破了传统物流的束缚,以物流基地、仓储中心、信息化及专业人才为依托,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创出新路子,创建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2)以台运集团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审时度势,面对高铁的竞争,改变以客运为主的模式,凭借自身的客运网络优势,在小件快运、农村物流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农副产品的外销,台运集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以圆通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依托眼镜城等产业优势及临海的地域优势,发展迅速。目前临海已经形成快递企业在台州区域的分拨中心,已有10多家知名快递企业落户。 3.愈来愈好的发展环境为现代物流业带来市场机遇。 1)头门港建设带来物流业发展新契机。浙江头门港的建设与开发,以产业港、贸易港、物流港的发展定位,东部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未来的临海物流将在近海和远洋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2)扶持政策出台创造良好环境。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临海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物流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为推进全市大物流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3)产业经济发展拓展物流市场。临海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以杨梅、茶叶、西兰花、柑橘为四大主导行业,工业以汽车、休闲用品、节日灯、眼镜等主导行业的支柱产业。规模上企业经济总量2011年611亿元,已经超过玉环,略低于温岭,国民生产总值同温岭比,距离日益缩短。不断壮大的民营经济,繁荣发展的商品市场,日益活跃的外向型经济,为临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临海市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生产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对物流及其成本的认识还停在产品运输上,仅仅把运输费用作为物流成本考虑,许多企业物流服务仍在内部完成,从而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物流企业存在“仓库+车队”等同于现代物流的观念,发展现代物流主动性不强,层次还比较低。 2.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全市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中高端物流人才稀缺,物流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临海的物流企业更多的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导致物流成本高,便利程度低。 3.土地制约物流业发展。 受土地政策制约,“十二五”时期建设的各个物流园区或企业,难以获得“招拍挂”土地,如其他单位和个人获得“招拍挂”,不能发展物流业,形成新的过程性矛盾。 4.物流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由于我市还没有对物流产业实施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对物流业的管理存在交叉重叠、缺位空位现象,造成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货运车辆挂外地牌照等情况,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5.税收政策“优惠扶持”力度问题。 企业在投入、营运税收等方面优惠不足,加上燃料、通行费用、人工工资导致成本偏高,投资者对税收减免要求强烈。特别是2012年12月1日起国家实施的“营改增”政策,从短期来说又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负,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临海市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和建议。 1.发展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政策扶持、集约发展”的原则,优化发展模式、多业联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打造港口物流为重点,培育和壮大物流企业。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通过5到10年努力,把临海建设成为立足临海,服务台州,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型物流枢纽和台州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2.发展布局。 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结合临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临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是:“二园三中心”的综合物流发展格局。二园区即临海港口(国际)物流园区和临海综合物流园区,三中心即临海江南物流中心、东大物流中心和西部物流中心。 3.建议举措。 就临海而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物流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因此要把握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建设现代物流业。 1)加快构筑物流网络平台。发挥头门港和台州市域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依托日益完善的“公、铁、水、港”交通运输体系和快速成长的产业条件,通过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积极构筑以物流园区(中心)为节点的物流网络平台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物流信息平台,坚持整合资源与创造物流相结合,重点发展区域物资分拨分销型物流、内陆口岸国际物流、产业配套服务型物流,兼顾发展商业配送服务体系,把临海建设成为立足临海、服务台州、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型物流枢纽和台州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2)建设“三位一体”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以头门港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突出煤炭、钢铁、能源储运、粮油制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储运中转园区建设,加强公路铁路水运集疏运体系构建,培育发展金融和信息支撑体系,确保2014年头门港开港万吨轮通航,并跟进港口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3)完善城乡配送体系。构建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城乡配送体系,以城乡日用消费品、家电产品、农产品购销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流通配送为重点的商品物流城乡配送体系,形成镇街物流节点。 4)建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健全“临海现代物流网”等公共信息发布平台,鼓励县市之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合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5)重视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针对临海专业物流人才缺乏这一现实,应该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队伍。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除了要改善就业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并留住外来人才以外,更重要的是立足本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6)推动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志、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积极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定工作,鼓励物流企业申报参评,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临海物流行业整体提升。 7)强化配套政策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用地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用人政策、行业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给予优惠扶持。(本文来源:临海新闻网) 本文来自浙江物流网:http://www.zj56.com.cn/ 原文地址:http://www.zj56.com.cn/zxzx/List01.asp?ID=70688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