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运输 > 正文
在逆势中奋力攀升――从2002年华交会看今年我国外贸与航运开局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作者: 吴明华

  中国入世后第一个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马年一片昂扬的脚步声中拉开了惟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华交会面对外贸出口的严峻形势,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完成了从一个综合性交易会向以轻纺产品为主的专业性交易会的最后转变。9个主办省市和各参展企业以中国入世为契机,精心准备,拿出各自的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展示外贸出口的新成就,凸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从而吸引国际买家和采购团纷至沓来。截止3月 7日,华交会总成交量达16亿8922万美元,与去年累计同比为110.2%,为我国外贸、港航业的良好走势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更为记者发现的“新意”是,本届华交会上航运公司与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频频出现,他们从现场了解和关注外贸,寻找商机,而往年华交会则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

从依然严峻的外部环境中突围
  马年开局,中国出口增长面临依然严峻的世界经济贸易形势。2001年以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低迷,增速明显放缓,9.11事件的雪上加霜,使得整个国际经济走势变得十分严峻。在阴霾重重的外部环境中,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吸引了世界各国努力对中国的出口。同时,出口增长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下,继续突围。从本届华交会踊跃参展的场面看,虽然是一个区域性交易会,但参展的省市达37个,共有2300多家企业参展,2850个标准摊位虽已比去年增加了43个,但仍供不应求。由27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组成的联合交易团最初报名就需要展位600余个,随后陆续报名的企业还有不少,而大会仅分配展位311个,许多展位都是2、3家企业合用一个,有的省市报名晚仅分得一个展位,有的省市没有展位只好从其他企业挤出一个供其参展。外商要求参展更强烈,去年12月华交会境外馆100摊位就已全部被预定,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波兰、韩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80余家企业捷足先登。有的境外企业要求增加摊位因展位“爆满”没法满足。
  本届华交会不仅展位火爆,而且像沃尔玛等一批国际连锁商业企业、专业客商和国际买家也蜂拥而来,组团采购。华交会上,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个贸易促进机构、商会、旅行社组团参观、洽谈。据统计,为期7天展期的华交会,到会客商达13.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而到会的境外客商也比上届增加近3成,其中日本采购团组最多,美商比上届增加42%,欧洲买家增加36%,都为历届之最。这一切表明,我国加入wto,各国厂商对进一步发展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信心更足,从一个侧面也说明疲软的国际市场需求正逐步趋旺,世界经济有迹象开始复苏,我国外贸出口正在从严峻的外部环境中突围。

从低迷的逆势中寻求增长
  2002年将是9.11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显现的一年。去年以来,占中国出口总额70%的美国、日本、欧盟以及经香港的转口市场,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导致进口和出口都迅速减缓,而受冲击最大的又是占出口比重较大的加工贸易。其次是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9.11事件后美元一度走软后又恢复强势,而我国周边一些国家货币不断贬值,东南亚许多国家的货币去年上半年兑美元贬值20%―30%不等,而人民币相对升值了20%以上。同时,由于出口商品的质量、成本、价格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明显下降。2001年广交会的总成交额比上届下降15.4%,参加广交会的客商人数也较上年下降了9%。9.11事件后,中国与美国、中东等地区的正常贸易往来受到部分干扰和影响,国际航运成本显著上升,市场变数增加,保险费率提高,少数货运航线被迫停航。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出席华交会的众多人士认为,今年中国外贸出口仍有增长空间。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华交会上着重指出了当前有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世界经济贸易仍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空间,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加入世贸后中国的外经贸环境日益改善,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产品供应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也为各国客商提供了众多商业机会。本届华交会有来自日本、马来西亚、英国、土耳其、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个境外采购团组进入华交会,其中多数团组是首次参加华交会。这些团组中少则20多人,最多则有100多人。国际大买家的频频光顾,展位交易十分活跃。在现场,从未与中国发生直接贸易关系的日本toki公司代表看到了华交会展出的商品后表示,明年华交会将再来,会采购更多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世界最大商业零售商美国沃尔玛集团的代表也表示,华交会后,将在未来数月内在上海设立采购分公司。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