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商机多 |
来源: |
作者: |
|
人气: |
时间:2009-08-26 |
|
|
作者:中国著名物流专家、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王 佐 博士
一般来说,市场是客观的存在,而商机则是对企业而言的。所以当我们谈论物流产业的商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谈论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物流企业做大了,物流产业就必然发展了。物流产业发展了,说明分工协作的市场体系(工业化)就更成熟了。市场成熟度提高了,物流企业的商机就会进一步扩大。所以,市场上的商机在何处,运作的空间有多大以及如何去抓住商机等,全在于企业自己如何去发现和把握。换句话说,物流企业把握商机的过程就是发现需求和开发市场的过程。物流产业的商机就是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结合点。
一、我们先来看市场方面。 物流的市场空间是不断发展的。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美国的物流市场在1999年是9210亿美元,占当年gdp 的9.9%。一般认为我国的gdp约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美国的物流市场就差不多相当于我国一国的gdp。物流产业的市场前景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的物流市场从1980年到1999年20年间刚好翻了一番,但在gdp中的比重却从15.7%下降到不足10%。这说明美国的物流市场在总体成长的同时,全社会的物流成本的支出是下降的。也就是说物流产业的增长,使市场运行的总体效率得到了提高。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扩大了物流的市场总量,但促进了经济总量更大幅度的增长。这就是以分工协作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显然,我国的物流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数据,我国的物流市场在1990年时是5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4.5%;1997年的物流市场为7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6.9%。此间物流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年均增幅为2.3%。故按17.7%估算,1999年我国的物流市场容量应在868亿美元左右。由于我国迄今并无标准的物流成本统计口径和方法,所以国内有学者估计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当年gdp的20%左右,甚至有估计为25%以上的。这本身就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物流产业还远没有成形,并预示着在物流产业的有序化 包括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企业运营方式的改变 的进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有专家预测2000年我国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将突破10万亿人民币。考虑到今年燃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今年我国物流成本的支出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物流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的增长只能表明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与世界平均约12%的物流支出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是相当高的。1991年我国就比世界平均水平多支出物流服务成本96亿美元,1997年则多支出208亿美元。1999年则多支出280亿美元,相对于美国则多支出了378亿美元。这就是物流产业的商机所在,就是物流企业的运作空间所在。 那么,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物流成本支出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中国经济信息中心的资料,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存货水平占gdp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到1999年已经降到了约2%的水平。由此可知物流成本中仓储成本的比重应当是下降的。又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货运总量也是下降的,基本上是每年下降1亿吨的水平。因而运输成本在物流成本中的比重也应当是下降的。由此可以推测,我国物流成本超支的大头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物流的组织管理成本。如公路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达44%,每年由此产生的费用高达108亿元。玻璃和陶瓷的运输破损率达20%,每年损失上亿元。还有订单处理的低效率产生的不必要支出等。二是企业自营物流的成本。如汽车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有95%的时间处于在企业内部的搬倒之中。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工业企业自营物流在原材料采购阶段占36%;在销售阶段要占到54%以上;商业企业自营物流的比例高达76.5%。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物流成本超支,主要是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低和无序竞争造成的。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