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管理 > 正文
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论坛会议纪要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2007年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副会长何黎明、戴定一、崔忠付,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王宗喜、汪鸣、沈绍基、张锦、宋远方、鞠颂东、王佐、冯耕中等,与来自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物流企业,物流研究、教育机构以及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出席。何黎明、沈绍基、汪鸣、崔忠付副会长分别主持了会议。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回顾与展望:‘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物流”,分为物流综合、专业物流、行业物流和调查报告4个板块,共有12位专家做了主题演讲,并对联合会、学会2006年所作的5个重点研究课题报告进行了发布。本次论坛通报的主要情况和提出的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2006年中国物流发展形势和2007年展望

联合会会长陆江在致辞中谈到,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从总体形势看:一是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二是物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三是我国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四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五是企业物流转移外包速度加快;六是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七是物流设施设备向大型化,管理向集约化和信息化发展;八是物流行业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深入扎实推进;九是物流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十是行业调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当谈到2007年物流发展趋势时,他指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讲,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第二,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落实;第三,关注生产资料物流的发展,促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型;第四,做强做大物流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第五,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第六,引导现代物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第七,继续深化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第八,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弄清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二、关于开局之年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特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以“‘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为题作了演讲,总结了2006年物流业发展的五个特点:第一,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第二,物流业稳步、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基础与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2006年,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16.4%)与进口物流总额(增长25.2%)的增长,是推动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1%,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16.5%提升到17.1%,说明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整合与细分成为中国第三方物流的主旋律。表现在: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物流外包释放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的比例有所提高,物流企业资产整合、重组、上市,重新洗牌已经开始,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成为物流探索新的重点。第四,物流领域已成为外资新的投资热点。国外资本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占领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在中国的服务业中,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重点。第五,物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2007年中国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仍然将加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一样,也要从“又快又好”向“有好又快”转轨,要注重物流业发展的质量。

三、关于第三方物流发展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代刚以“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与2007年展望”为题做了演讲。他指出: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情况:一是第三方物流市场进一步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2006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增长中出现以下新趋势: 1.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更加注重供应链整合与管理;2.电子商务的物流需求正逐步得到释放;3.经销商物流成为物流市场需求的新领域;4.高端物流市场需求全球化趋势明显;5.农村物流市场得到广泛关注。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竞争中整合。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竞争国内物流业务,独资步伐加快,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苦练内功,提升运营水平;实行强强联合,共同拓展市场;抓紧投资布局,构建网络迎接挑战。三是第三方物流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

上一篇:规范国外物流业准入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 下一篇:第四方物流悄然兴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