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流知识 > 物流实际运作 > 正文
航次装载能力的核算
来源: 作者: 人气: 时间:2009-08-26
  一.船舶装载能力概述

  船舶航次装载能力是指在特定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运的货物品种和数量的最大限额。

1)船舶自身装载能力的考核内容

船舶装载能力包括载重能力、容积能力和其他装载能力。

对于载重能力,主要考核船舶在特定航次中能够装载货物的最大量,即船舶的净载重量。

对于容积能力,主要考核船舶在具体航次中能提供使用的最大货舱舱容。对件杂货运输,应考核船舶的包装舱容;对散装货运输,应考核船舶所能提供的散装舱容;对液体货物运输,应考核液体舱容。

对于其他装载能力,主要考核在装载特殊货物时船舶的舱内尺寸、结构、舱口尺寸、甲板安全负荷和吊货能力等。

2)船舶之外的影响因素 

对船舶装载能力进行考核时,除考核船舶自身条件限制外,还应对航线、港口的限制因素予以考核,如航行海区的装载水线、航线及港口的水深限制、航区气温限制等。

3)装载能力的考核目的

考核装载能力,一是保证充分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赢得最佳经济效益;二是要弄清能否完成航次任务;三是要保证航行安全。

二.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在船舶装载能力的考核中,上述后两项内容可通过收集查找船舶和航线、港口资料来实现,但对净载重量的考核涉及港口和航道水深、航行海区、航行里程等因素,需要通过计算确定。

  前面讲过,船舶的净载重量等于船舶总载重量减去航次所需的燃料、淡水、供应品等总储备量船舶常数,即:

NDW=DWT-∑G-C

计算航次净载重量就是要对公式中的两个变量,即总载重量和总储备量进行计算。

1)总载重量的确定

船舶的总载重量取决于使用何种载重线或装载吃水,确定总载重量就要确定使用何种载线和航线、港口有无吃水限制。具体地说,

(1) 当航线无吃水限制时,应根据本航次船舶经过的海区和季节期,从载重线海图中查得应该使用的载重线,据此此查得总载重量。在跨越不同海区时,应按以下原则计算:

①若船舶由低载重线海区(如夏季海区)进入高载重线海区(如热带海区),应以低载重线计算。

②若船舶从高载重线海区进入低载重线海区,比如,从热带海鸥进入夏季海区,也应以低载重线计算,但装载时的吃水可以加上船舶从装货港到进入低载重线海区之间所消耗的总储备而减少的吃水数,但总吃水数不得超过高载重线海海区所允许的吃水。

(2) 当航线有吃水限制时,应以航线最浅处吃水为计算基础,再加减其他因素引起的吃水变化量。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潮汐、总储备的消耗、水的密度、保留的富裕深度。在些条件下,船舶的装载吃水可通过下式求得:

d=DS HW Dg Dd-Dr

式中:d---装载吃水;
Ds----航线最浅处基准水深;

HW--过浅点时可利用的潮高;

Dg从装货港到浅点处消耗的总储备带来的吃水减小量;

Dd浅点处水的密度对吃水的影响量;

Dr-浅点处应保留的富裕水深。富裕水深保留多少与船舶大小和航速等因速有关,万吨船一般取0.5米~0.7米。
2)总储备量的确定

我们知道,航次总储备量是一个变量,航次越长、越复杂,总储备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总储备量中,有的变化很大,如燃料,淡水;有的变化很小,如船员的食品,供应品等。为计算方便,我们根据这个特点把总储备量分为以下两类:

(1) 近似不变的航次储备

船员及船员使用的粮食,供应品,行李,船用的备品这类储备重量很小,变化量不大,所以,不论航次长短,可以近似地视其不变而取一个定值以方便计算。我们用G1来表示。

(2)可变的航次储备

燃料油、发电机使用的柴油、各类润滑油、淡水在航次中变化很大,对航次中船舶的载重量影响很大,不同的补给方案会产生不同的载重量。对这类储备应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首先确定最佳的补给方案,然后进行认真核算。我们用G2来表示可变储备。

确定补给方案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航行途中是否有燃料和淡水供应,中途添加次数越多,净载重量就越大;二是中途添加燃料和淡水的成本.即船舶挂靠加油港的港口使费和船期的浪费。这是两个矛盾的因素,确定补给方案就是在这两个矛盾的因素中导找经济平衡。
 

责任编辑:

上一篇:浅谈租约谈判 下一篇:波罗的海国际油轮运价指数(BITR)构成航线说明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