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3月28日上午,市发改委张锐敏主任、市服务业办吕婷婷主任在市政府大楼15楼西会议室召开我市物流发展工作座谈会。会上,我市重点物流企业介绍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存在的困难和要求。张锐敏主任在充分肯定重点物流企业对台州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的同时,专门分析了我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下一阶段全市物流业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现就有关座谈会情况纪要如下: 一、我市重点物流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要求 我市重点物流企业家对市发改委通过规划制定、项目实施、资金扶持等支持企业发展,并积极协调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表示感谢。同时,企业家们提出了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碰到的问题,主要有: (一) 税负有所增加。“营改增”实施后,由于物流企业进项发票不规范、难以获取等原因,物流企业税收有所增长。 (二) 融资难。我市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压力大问题,但是由于资产信用度不高,担保难度较大,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贷款来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 (三)地价偏高。我市物流仓储土地平均价格属省内最高,每亩120万元,租金为每亩每年6万元,这严重制约了我市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 各重点物流企业家对市发改委和市物流协会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建议和要求: 第一,加强跨行业联动。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有效沟通和衔接,以推动有机融合,开拓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 第二,加强规划引导。我市的头门港开发将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建议规划布局头门港物流园区。 第三,加快油改气工作。当前油耗费用是物流企业的一项重大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加快油改气工作能够减轻物流企业的负担。 第四,要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模式,为我市的物流发展进行更科学的布局。 二、有关当前我市物流业发展形势判断 当前,我市重点物流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较本实,各企业家低调务实,注重主业,积极有为。二是比较殷实,企业均有自己的物流基地,现金流相较于工业企业也比较充足,同时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三是比较现实,凭实力干事,想法、做法均比较稳健。当然,我市物流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机遇。 (一)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导向作用不够。目前,我市缺乏全市范围内的港口、机场、铁路、水运、海运等综合布局规划;电子商务等基地也由市场自发形成,没有系统上的谋划、布局,没有基于县(市、区)发展情况上的整体规划,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是政策导向不够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安排导向性不够突出。市、县两级服务业主管部门对物流行业并没有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在集中扶持几家物流重点企业方面也做得不够突出,并且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也不足。 三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缺乏。没有形成全市层面上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价格信息平台,导致物流企业与外来投资者、制造企业之间缺乏信息联通,不利于促进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融合。 四是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物流企业之间不仅仅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实现业务配合可以谋求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市服务业办和市物流协会为企业家们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各类交流平台。 五是物流企业融资担保链问题频出。由于金融部门在贷款过程中需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担保链的中断势必拖垮一批物流企业,这将极大地影响我市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二)主要发展机遇 一是我市经济蓄势待发。台州处在浙江的中心点,这将成为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目前我市人均GDP为8000美元以上,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高达80%以上,从多方面看,我市正处于一个低调的繁荣期。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量大面广。总投资达160亿的金台铁路将于年底开工。头门港开发积极推进,未来将形成1.6亿吨的港口吞吐量;年产两百亿立方的东海油气田基本明确要在头门港登陆。总投资达400亿的沿海高速已动工。连接椒江、黄岩、路桥、温岭的市运铁路即将开工,总投资接近160亿元。 三是产业和企业转型积极推进。我市产业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二三产业分离积极推广,三、四方物流加快发展。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间业务不断融合。 同时,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交通治堵等专项整治项目也为我市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三、有关下阶段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物流规划调研。《台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实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规划已不能满足“大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对接专业中介机构,对我市物流业发展优势和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并充分对接县市区的主要意见,为“十三五”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今后物流业的所有投资项目审批都必须要有规划依据。 二要搭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寻求与电信、联通、移动公司等通信服务公司的合作,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价格信息平台,提供透明服务信息,以促进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的融合,提高全市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监管能力,促进台州智慧物流的建设。 三要积极推进物流载体建设。筹备成立物流业投资联盟有限公司,重点解决物流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以促进我市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投资联盟公司必须有政府参股,参与企业联合共同出资,形成会员制、封闭式、小额度的基本模式。每家会员企业的担保额度由专门的机构来评定,并且有所限制。 四要加快物流业模式创新。我市物流企业需加快模式创新,目前重点关注供应链金融模式、“二三产业分流”模式、为生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模式等模式的发展,以推进物流业的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 五要加大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抓好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11〕40号)的落实工作,积极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落实现代物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研了解“营改增”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使用和今年重点使用方案,对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向金融机构提供物流企业优先支持名单,创新金融产品,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做大做强物流龙头企业;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实现国家5A级物流企业零突破、物流企业上市公司零突破。 六要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重构市物流协会的功能,成立规划政策、产业发展、培训咨询、行业自律的专委会,实行会长、副会长分工制度。协会要配强专职的秘书长,要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专门的办公场地和充足的活动经费。物流协会作为5A级社团,可自行开展行业职称认定;审查有关物流业扶持资金的申报材料;全市涉及物流规划、政策、项目、融资等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协会的意见。要充分发挥市物流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增加话语权。 市服务业办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就本次会议中企业家所提到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难题和发展的具体要求抓落实、出成效,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