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最新的《2015年台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2014年台州市物流业增加值为382.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占全市GDP比重的11.3%。也就是说,台州每百元GDP,物流业就贡献了11.3元。 已实现海陆空物流全覆盖 统计数据显示,物流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4.2%,占全省物流业增加值的9.7%。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台州,物流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并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报告中不难看出,台州已经形成了公、水、铁、空交通网络,实现海陆空物流全覆盖。 据统计,2014年,台州完成货物周转量1471.78亿吨公里。其中,2014年,全市共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628万吨,货物周转量157.71亿吨公里。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10565万吨,货物周转量1308.04亿吨公里。民航货邮吞吐量7140吨。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数据看似不错,但台州多式联运尚未形成。 “港口规模相对较小,铁路货运起步不久,机场功能受限,导致海铁联运、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该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台州货物运输仍主要集中于公路,“现有公路网络不够完善,整体路网技术等级较低,混合交通严重,通行能力不足。同时,货运场站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 个性化物流服务传统制造业 截至2014年底,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中物流类的项目达18个,总投资额72.72亿元。这其中,大部分都服务于台州本土制造业。 例如,山鹰物流与星星、吉利、海正、伟星等台州知名制造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派出专业团队长期驻扎在企业,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物流。 不过,报告也同时提出,在物流需求方面,台州中小制造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仍保留着传统经营方式,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制约台州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191家再生资源企业
从事回收物流 台州是国内最早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城市之一,已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回收物流。目前,全市共有191家回收行业企业从事回收物流业务,其中44家专业回收企业,147家专业拆解企业。 这些企业大部分入驻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作为全国最大的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基地,这里集聚了全市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总量的93.8%,为台州市相关制造业提供了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金属原料。因为市场需求旺盛,这也直接带动了回收物流的发展。 仅4家公共型保税仓库 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城……在台州,物流流通领域投资主体已走向多元化。麦德龙、万达广场、银泰百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台州的商贸物流格局。 作为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载体,多种类别的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台州铺开。台州供销华联仓储中心、泰和塑料原料物流中心、宝利经贸物流配送中心、兴旺水产冷链物流中心、台州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中心已建设投运。这些项目涉及超市、塑料原材料、日化、水产品、农资等多个领域。 报告显示,台州去年已与2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但保税物流在台州发展却稍显滞后。截至目前,台州仅有中石油九条坑公用型保税仓库、浙江陆通公用型保税仓库等4家公共型保税仓库。未设立综合保税区,也没有保税物流园区、出口监管仓,保税物流体系在台州尚属短板。 快递从业人员
达8000余名 作为物流行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业也迎来了爆发期。 据统计,2014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553.1万件,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5位,省内排行第五。目前,台州拥有22个获得经营许可的快递品牌,18个快递企业分拨中心,100个快递法人企业,80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 小件快运公交化
实现全市当天送达 椒江的包文佳早上在临海一家微信水果店下了一箱山竹的单子,当天下午,她的山竹已寄到台州客运站。这得益于台州快运公交化的便捷。 据报告显示,台州小件快运公交化已经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实现至省内11个地级城市及大部分县级城市的快件当天受理、当天送达。 为了打通城乡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抢占城乡物流配送市场,台州不少物流企业主动建设起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仙居的美顺达是台州首个启动建设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的物流企业,它让仙居大部分的村民实现在自家村口就能收寄快递。邮政及供销合作社也充分发挥各自网络和服务的优势,设立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终端,促进农村商品的双向流通,彻底解决城乡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助读
台州市综合物流园区
(一)大麦屿港物流集聚区 大麦屿港物流集聚区东接玉环县玉城街道和大麦屿街道,西临乐清湾,北起芦浦分水山,南至坎门黄门岛。规划总用地19.5平方公里,总投资250亿元。大麦屿港为一类开放口岸,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列入对台直航港口,与台湾交流发展日益紧密。 (二)葭 现代物流功能集聚区 葭 现代物流功能集聚区位于台州市椒江区葭 街道,永宁河以西,三山以东,82省道以北,椒江南岸以南。园区总占地面积1800亩,项目总投资20亿元,远期园区集疏运物流量将达到1800万吨/年。集聚区紧邻海门港,沿线建有较为完善的码头设施,已初步形成现代化的货运港口,区域水陆交通便捷。截至2014年底,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引进38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约3000多人。 (三)台州市物流园区 台州市物流园区位于台州市区西南侧,横跨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和桐屿街道,规划总面积3255亩,计划到2020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作。园区拥有甬台温铁路、金台铁路及甬台温高速公路的通道优势,集疏运条件良好,拥有周边区域庞大的经济流量。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7.47亿元,引进了6家企业入驻。 (四)台州头门港物流园区 头门港物流园区位于临海头门港区及北洋区块,规划占地总面积为1200亩,总投资18亿元。港区水深条件良好,拥有28.7公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和不断完善的集疏运网络,为园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头门港物流园区尚处于规划招商阶段。
|